黄河清风·丝路人物 | 姚兴
时间:2025-04-22 09:22:17 来源:兰州市纪委监委

弘文兴教的开明政治家

姚兴(366—416年),字子略,南安赤亭(今陇西县)人,姚苌长子,后秦第二任皇帝、杰出政治家。姚兴出生于长安,大约18岁左右时任太子(苻丕)舍人。那时的苻坚雄才大略,政治开明;父亲姚苌正在为苻坚征战四方,姚兴就成了长安城中陪太子读书的优游岁月公子哥。

太元九年(384年),苻坚惨败于淝水,前秦随即解体,各部纷纷独立。姚苌也随机而动,在渭北马牧(今陕西兴平市)竖起了反旗。姚兴得知情形,立即冒险奔渭北姚苌大营。这一幕,与永和五年(349年)苻健自邺城奔枋头何其相似!艰难的战乱岁月里,家族成员是最可靠的政治伙伴,父子同心,形成坚实的政治实体。苻健、姚兴之出奔,正是那个时代家族政治的体现。

姚苌称帝八年时间。这期间他转战在外,败多胜少,政治、军事相当窘迫。姚兴的任务就是驻守长安,守护其大后方。也就是说,在姚苌去世以前,姚兴基本没有经历过军事历练,不过这并不等于姚兴没有军事才干。太元十八年(393年),姚苌病故,姚兴继位,他一上台就处多事之秋,面临着前秦苻登的凌厉攻势。

姚兴先是秘不发丧。他担心消息公布,苻登会立即进攻。可毕竟封锁不了多久,苻登还是很快得知了姚苌死讯,于是他倾尽全力,寻求与姚兴决战。危难之际的后秦君臣团结一心,迸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,经过废桥(今陕西兴平市北)和马毛山(今平凉市西北)两战,他们以本来较弱的实力,摧毁了苻登之军,还斩杀了苻登,前秦基本灭亡。攻灭前秦,是姚兴主政以来的大手笔,也预示着十六国时期的另一位政治新星即将升空。太元十九年(394年),姚兴正式称帝,改元皇初。

紧接着,姚兴开始开疆拓土。在西边,他平定了秦州安南将军强熙的叛乱,安抚了陇南仇池氐杨,派遣尹纬讨伐金城一带的羌族,派遣姚硕德讨伐榆中、金城一带的乞伏乾归,灭了盘踞凉州的后凉(吕隆)。在东边,他亲自率军与后燕慕容垂争夺河东,从东晋手里夺回洛阳和汉水中上游地区。接连的巨大胜利,使姚兴实力与野心俱增。他将更大的目标瞄向了北魏拓跋珪。

元兴元年(402年),姚兴率姚平、狄伯支等近十万大军,进攻北魏乾城之柴壁(今山西襄汾县南)。拓跋珪亦统军十万,与姚兴展开了一场大规模会战。会战结果是,姚兴惨败,姚平、狄伯支的四万余人全军覆没,姚平战死,狄伯支被俘。姚兴率领全军向战死的军人集体大哭,声震山谷,凄惨退军。这是姚兴事业上的一次重大挫折。如果不是柔然恰好此时南下,拓跋珪担心后方不稳,姚兴此战顺利脱身都难。

此后,姚兴在北魏、东晋的鼎立中颇能左右逢源。七年后,姚兴再次野心暴崩,亲自率军与赫连勃勃的胡夏政权开战,不过在贰城(今陕西铜川市西)遭到赫连勃勃的痛击,铩羽而还。在姚硕德、尹纬等优秀将领去世后,后秦缺将,姚兴在对外作战中几乎难求一胜。再加上姚冲与太子姚泓争权,朝臣帮派严重,后秦的统治力和战斗力都明显下降。这也是姚兴统治前期强势、后期较弱的重要原因。

作为著名政治家的姚兴,在国内治理上很有作为。他好读书,有较高的文化素养;每于听政之暇,讲论经籍,错综名理,这使得长安城儒风盛行,儒者云集。天水姜龛、东平淳于岐、冯翊郭高等,都以儒学盛称于长安。他还奖掖那些文章出众之人,黄门侍郎古成诜、中书侍郎王尚、尚书郎马岱等,都“以文章雅正,参管机密”。凉州别驾宗敞文采好,姚兴刚开始不相信西北边鄙有如此文采,多方求证后,始信其才,并表示了赏识,采纳了宗敞的建言。这也反映出姚兴重视人才、广纳善言的一面。《晋书》记载他“留心政事,苞容广纳,一言之善,咸见礼异”,因为建言而得到提拔的官员为数不少。姚兴还重视律法,他兴办律学,训练县吏的断狱能力,惩治污吏,下令释放奴婢。所有这些,都为增强国力、兴盛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
姚兴还崇尚佛教,这使得国内佛学兴盛,“事佛者十室而九”。隆安五年(401年),姚兴攻伐后凉,亲迎名僧鸠摩罗什入长安,待以国师之礼,并经常带领众僧去逍遥园听罗什讲经。姚兴还为罗什组建译场,让罗什主持翻译佛经之事。姚兴本人也参与翻译,“罗什持胡本,兴执旧经,以相考校”,总共翻译佛经三百余卷,而且“今之新经皆罗什所译”(《晋书?姚兴载记》),足见罗什译经的重要影响。姚兴和罗什确实是大大推动了中国的佛经翻译,当然也玉成了罗什翻译大师的地位。

佛教传入是我国中古文化史上的大事,而佛教中国化并产生重大影响,则是鸠摩罗什译经之后的事。因此,罗什译经是中古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事件。这背后,有着姚兴的重要推动作用。现在,当我们回溯历史时,就能看到,整个丝绸之路中段简直就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石窟长廊,留下了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,这不得不首推姚兴之功;而石窟造像中著名的“凉州模式”,虽然创始于沮渠蒙逊和竺法护,但要探其源头,则仍然非姚兴和鸠摩罗什莫属。

(执笔:清辉    编辑:王丽娜)


来源:兰州市纪委监委 2025年04月22日)

相关信息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