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清风·丝路人物 | 张骏
时间:2025-04-08 09:08:39 来源:兰州市纪委监委

凉州繁盛  西域并降

张骏(307—346年),字公庭,张寔之子,前凉第三任国主。张寔去世时,张骏年才十三,故由叔父张茂继任,张茂就成了前凉第二任国主。张茂享国日短(不到五年),且无子,所以统治权顺利交接到张骏之手。交接时,张茂还谆谆教诲,让张骏和睦家族,谨守人臣之节,尊奉司马睿为正统。这些,张骏都很好地传承了下来。

张骏继任之后,凉州内部都认可张骏的权力,毫无疑问;可如果再有朝廷的册封,那才更具合法性。可由谁来册封呢?司马睿远在江南,音问不通,显然不可能。恰好,晋愍帝的使者、黄门郎史淑一直滞留武威,虽然愍帝已故,但至少史淑还是皇帝使者,一定程度上还能代表晋室。

于是,凉州地方官员便怂恿史淑便宜从事,拜张骏为大都督、大将军、凉州牧、护羌校尉、西平公。有了这个册封,张骏才名正言顺、名实相符。不过,朝廷从来没有封张氏为王,是他们自号称王,正如张茂临终前给张骏所说,他们“官非王命,位由私议”。

张骏主政凉州后,坚定拥护司马睿为正统,拒绝称帝。为了向建康表忠,张骏派遣使者借道西蜀,或者从长安、汉中以至建康,无不历尽艰辛,此后“每岁贡使不绝”;而凉州本地人劝张骏称帝,他说“此非人臣所宜言也”,坚决不从。张轨还上书东晋朝廷,请求联合讨伐石勒,挺进中原,可惜东晋偏安,不愿出兵。

治理凉州期间,张骏修建了壮丽的灵均台,修缮了南宫,还在城南建新城,起谦光殿,“画以五色,饰以金玉,穷尽珍巧”。相机通好于刘曜、李特、石赵,左右逢源,为凉州争取到较为宽松的政治军事空间。张骏派军伐龟兹、鄯善,安抚西域,军威所至,“西域并降”。

刚即位时,河州被刘曜部下攻占,张骏派军欲夺回,但失败而还,他想继续发兵时,刘庆谏阻,张骏听从建议,不再发兵,可见他清减刑法,让利于民,虚衷纳谏。

在张骏英武的励精图治之下,前凉“尽有陇西之地”,其地以武威为中心,西起沙洲,南至河州,东至陇西、秦州,“刑清国富”,“士马强盛”,形成了乃父乃祖以来最为稳定、繁荣和强大的局面。相比之下,同时期的黄河流域则戎马生郊、战乱迭起,东晋政权更是还处于努力安抚江南站稳脚跟的阶段。由此更可见张骏治下的前凉政权之积极有为。

当然,作为割据政权,雄踞一方,虽然没有明面上称帝(仅仅是称王),但其机构、官员的设置包括世子的册立,都是按照王国的规制在运行。张骏也与其父一样,不用东晋年号,而是沿用晋愍帝的年号“建兴”,“我的地盘我做主”,决不容别人插足,或许这也是东晋政权一直不册封前凉的原因。

(执笔:清辉    编辑:王丽娜)


来源:兰州市纪委监委 2025年04月08日)

相关信息
more